渤海国旧都忽汉城,城中渤海遗民们欢呼雀跃,契丹人的旗帜终于被扯下,换上了他们渤海的旗帜。
大延琳和乌玄明身披铁甲,站在城墙上俯瞰着这座终于被夺回的故都。
“百年屈辱,今日终得雪!”大延琳高举长刀,声震四野。
乌玄明站在他身边,面带微笑,但眼底却是闪过一丝深沉。
虽是收回了所有城池,可接下来才是一场硬战啊!
当夜,不管是留在渤海旧地的渤海贵族也好,还是从辽国逃回的渤海贵族也罢,都齐聚在忽汉城王宫旧址,商议复国大计。
“分而治之?这万万不成!”
乌玄明此前的意思,是他治渤海旧地北边城池,仍称安定国,而大延琳打下的渤海南边城池,便让他去统领。
这些渤海贵族许是从哪听到了这计划,一开口就否定了他们商议的结果。
“好不容易收复旧地,难道还要再分裂成两个国家?不成不成,我不答应!”
在座的没有一个贵族同意分而治之,在他们看来,渤海国就该是南北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一点都不能少。
乌玄明和大延琳既然要统领渤海旧地,自然不能不听这些渤海贵族的意思,若一意孤行,怕动乱还得持续。
女真、契丹在旁虎视眈眈,巴不得他们内讧,好再来咬一口肉,不能再有分歧。
可立何人为王,这便是放在诸人眼前的问题。
“渤海既复,便该巡回皇族后裔!”其中一个老者走出,“我听闻当初国主有一子流落女真部落,若能将其寻回,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前任国主大諲譔有四子,大昭顺、大光赞、大禹谟以及大光显。
前三子已是死在临潢,只剩大光显一人,但他流落女真哪个部落却是无人可知。
听到这话,大延琳握紧了腰边刀柄。
他好不容易和乌玄明一起复国,将契丹人赶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