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西线(3 / 4)

“郑藩的尖底赶缯船(福船一种)怎么过焦山门?”

“徐孚远说张名振是用人力拉纤拉上去的,郑藩打算照做。”

守序愣住了,“郑成功那么大的船队,一艘一艘拉纤过焦山,鞑靼人在苏北和上游荆州武汉的援兵就到了,还打个毛南京?”

“这……”周鹿卿擦了擦汗,“下官也不知。”

守序起身,在房中来回踱了两步。

“选一个精明强干的使臣,给郑藩的人带路,再配60个骑兵护送他们去昆明,记得要精兵。”

“派那么多护卫?”

“左江道土司不稳,他们暗地与鞑靼人有联系,派多点兵更稳妥。另外,让他们多带些银子,这次到云南另有任务。”

“是,我马上去办。”

守序坐回位置,翻看最近的外贸数据。

“德夫,”守序叫住正要出门的广东巡抚。

“大统制?”

守序没有抬头,轻声说道,“有些事情,现在可以着手准备了。”

“是。”周鹿卿心头一凛。

周鹿卿与等在门外,主管海南贸易事务的蔡元定打过招呼。

“季通。”

“抚台。”

蔡元定走进守序书房,“元首。”

“恩,见过沈上达了?”

“是,这次我们用胡椒、苏木和西洋钟表等货物与平藩交易了5船货,总价大约在10万两。”

“办得好。”

胡椒是个好东西,当年明朝用郑和带回来的胡椒给大臣发工资,非常好,好到拿胡椒回家的官员群起反对官方下西洋。

仗要打,生意照做,这才是社会,这才是历史。

“沈上达向我试探,能否赎回雷州失陷的藩下官兵。”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或许可以,但要回来请示。”

“恩,你回去告诉沈上达。靖藩的人不允许赎回,平藩中未参与化州围城、新会吃人两战的人可以赎。”

“是,价钱如何定?”

“我们有多少平藩俘虏?”

“沈上达只问了藩中丁口,我们俘虏的不多,还活着的约在2000。”

守序笑了笑,“尚可喜可是很有钱啊,我听说经办海贸的沈上达家产都有几十万了?”

“我以前问过他这事,如果算上地产字画,沈上达得有30多万吧。”

“你去谈,连许尔显在内,我们都可以放人,但他们付钱不能低于30万。”

“货物是否可以折算?”

“丝绸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