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2 / 5)

在继续,从漳州、安海、厦门、金门至台湾的商道却相当通畅。郑彩在荷兰人中的口碑还不错,郑彩派人去澎湖收税,荷兰人警告郑彩下不为例后,也轻轻放过了,没有施加惩罚措施。

金门岛厦门岛面积太小,几无耕地,全靠外购粮食。福建连续大灾,斗米千钱,饿殍遍地。郑彩、郑联兄弟手下有数万需要养活的官兵家属,粮食一直是他最大的难题。

永历四年中秋节,1650年9月10日。

建国公郑彩像往常一样,率200艘战船出海打粮,定远候郑联据守金、夏。

郑成功、郑鸿逵的战船逼近厦门岛。

郑成功的座船是一艘双桅,8丈长的二号福船。妈祖旗和军旗在前桅、主桅桅顶迎风飘扬。

国姓爷迈步登上船头,拉开望远镜。

中左所城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军城,平面呈环形,周长425丈,高连女墙1丈9尺,夯土外砌花岗岩条石。

郑彩与荷兰人生意往来频繁,装备自是不差。厦门岛有十余门红夷大炮,佛朗机、火绳枪数千具。不要说实力孱弱的郑成功,就连鞑靼人也无力攻取这座坚固的海防要塞。

郑成功放下望远镜,“施琅。”

“在。”

“成败在此一举,本藩上下近万人,全靠你了。”

“国姓爷放心。”

施琅拱手抱拳,离开旗舰。

郑成功在南澳岛起兵,只有几千装备低劣的兵,与鞑靼人作战打一次败一次。施琅率军来投后,军力才有一点起色。郑成功、郑鸿逵两家联兵攻打郝尚久,却在郝镇与漳州绿营联合打击下遭遇惨败。如果不尽快拓展地盘,郑藩缺粮乏饷,将再次烟消云散。

与施琅一同航向中左所的,还有装运1000石稻米的几艘小船。

粮食是郑藩在潮州不多的一点缴获,施琅用稻米做敲门砖,以亲亲通好的名义登上厦门岛。

郑联十分欢迎施琅到来,厦门真的太缺粮食了,1000石稻米不无小补。

两人正握手言欢,施琅突然抽出匕首,几刀捅死郑联,随即点燃烟火。

200艘郑藩战船驶近,郑成功登上厦门岛。

叮叮当当,刀枪丢了一地。

在郑联人头的威胁和郑藩世子大义名分感召下,守军未做抵抗,被国姓的兵解除武装。

郑成功迅速控制郑彩和出征官兵的家属,这是他最好的筹码。

从南澳岛至厦门岛,郑成功实现跳跃式发展。

鉴江号通报舰抵达金厦时,海面上已全是郑成功的战船。郑彩的船队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