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南流江河谷(3 / 4)

作战意志,像王兴、邓耀、李明忠、陈奇策等人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他们是广东本地的土著,在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他们有很多渠道打通大陆的走私网络。

联邦投入并不多,比如在没有大护航队时,分散跑沿海航线的商船进港补给,向盟友缴纳商税。收购盟友在大陆获得的走私货物,通过他们获得更多的移民等等。这些投入本来也是必须的,无疑将会是双赢的结果。

在原本的历史上,两广是抵抗鞑靼人最激烈的省份,有组织的明军坚持到17世纪80年代。其后的历史更不用多说,天地会、太平军、同盟会,两广一直引领中国抵抗运动风气之先。论民心基础,中国没有比两广更好的反抗基地了。

广东沿海的硬件设施其实比较好,在原本的历史上,中国抵抗力量利用这些硬件,但并未将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守序只要投入一点力量,就可以撬动起一片,让盟友们做的更好。战争是个零和游戏,力量此消彼长,明军多一分力量,鞑靼人就少了一分力量。

海上长城发挥作用,给敌人放血的作用是缓慢的长效机制。计划中的雷州半岛防线很坚固,但那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最安全的防线,肯定是敌军始终无法接近的防线。琼州依然需要更强的盟友来直接承担外围的地面防御。

雷州北面是廉州和高州,守序在地图上圈出两块地区。

找到一个盟友守卫廉州,建立对北防御广西的正面。

再找盟友,守住高州西面部分地区,建立对广东防御正面。

显而易见的是,来自广东方向的敌军实力会强于广西。因此尽管也有鉴江的内河补给,高州府治茂名县不在守序计划内。如果这个盟友能守住石城县(现廉江)、化州一带,守序不介意把雷州南渡河北的遂溪、海康二县再送给他们养军。

琼州的明军来守廉州是亏本的,但对于某些盟友来说,成本却未必抵不过收益。若要以廉州本地出产养其军,必须疏通海口,修筑河堤,将天然条件极好的南流江三角洲变为粮仓。这就意味着要将敌军的进攻力量挡在三角洲之外。

南流江多浅滩的水文条件,决定了在这条河的中上游,船队只能作为降低成本的运输力量,而不是对会战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力量。

保卫三角洲需要坚守上游的关口和城池,由北向南分别是天门关、郁林州城和博白县城。

在守序的这张地图上,天门关有另外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鬼门关。

最好的结果是将敌军挡在鬼门关外,其次是坚守郁林州城,最次也要坚守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