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承祖以金山为存亡耳(2 / 5)

原本接触到数学,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上海拜徐家为师。

孙和京是孙元化的幼子,孙元化是第一个把数学与军事结合的明朝官员,他所著的《几何用法》《泰西算要》,推动了数学的实用化。

慕容鹉与孙和京年纪相仿,自少同窗,友情非比一般。孙和京前不久差带老婆去了嘉定,如果不是慕容鹉劝阻,现在恐怕已经命丧李成栋的刀下。

守序驻扎崇明岛,让慕容鹉有机会故地重游。前段时间,在他的游下,徐家旁支三户钟表匠人移民了台湾。中国此时就两个地方会造西洋钟,南京和上海。上海的匠人属于徐家,这是杨文骢马士英无力强征的对象,只能靠熟人劝。

江南兵兴,上海身处大后方,没有遭遇兵劫。但前线的局势日渐恶劣,慕容鹉在此期间吸引了很多同窗,上海缙绅们的二代、三代士子移民。

徐光启、孙元化在推广科学知识上作出的贡献,使得上海在明末就是开中国风气之先的领军之地,上海士子中的很多人都有比较好的数学基础。

慕容鹉乘上一艘漕粮船,码头周围尽是携带大包包排队的上海百姓。

李成栋在嘉定和松江的屠城行为,给上海人民提了醒。现在无须守序去劝服他们,很多人自行转移到崇明岛。上海地区历来官船保有量就很大,漕船千艘,驿递船二十余艘,战船近八十艘。其中驿递红船三百料以上,能出海的就有十余艘。即便被各路明军征用过几轮,剩下的船依然足够把上海百姓快速转运到崇明岛。

临时旗舰黄埔号,守序递给慕容鹉一份草案。

“振翼,在不耽误转移上海百姓的前提下,制作一份航海计划。我要抽些船去金山。”

慕容鹉是最早进入金城海军的华人之一,他的数学地理和天文基础很好。海校只是帮他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知识在军事上的应用。从海校毕业后,在战舰上渡过了2年,调入海军军令部,成为一名参谋军官。

“提督,去完金山,我们还要回崇明吗?”

“我回来,你们不用。”

“我马上去做计划。”

金山卫在崇明南面,慕容鹉这么问的意思是需不需要挑选戗风性能更好的海船。守序这波船队不用考虑返航,那就可以利用那些比较差的船了。

慕容鹉熬了一个通宵,连夜作出计划。

以钦江号通报舰为核心,组建12艘海船组成的船队,7艘上海驿递红船,5艘沙船。

加列战舰依然是2艘部署在上海,1艘泗礁山,1艘大瞿山。喇唬船则用于泗礁山与长江口之间的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