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季风吹拂下的土地(3 / 6)

陈守序环视他的舰队指挥官们,“诸位可以仔细看看这段沙廉王国的历史。布里托的军队力量虽然没有我们强,但那不是败亡的关键。他也能获得果阿印葡副王的支持,也不算是孤立无援。”

科蒂尼奥作为一个葡萄牙人,此时更是感慨,“照资料上说的,布里托在沙廉也修筑了坚固的城堡和护城河,实力并不差。但沙廉是缅甸伊洛瓦底江最重要的出海港口之一,布里托强令过往船只用沙廉作为唯一的停靠港口,并向这些船只收取港口税。不服从的,就扣船杀人。这就让东吁难以接受了。”

“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军队是我们的依仗,但我们不能醉心于使用武力。我们还是要让与我们合作的朋友们都能赚钱。”陈守序加重了语气,“比以前更赚钱。我们应当以自由贸易守护者的面目出现在亚洲。”

马尔蒙作为二把手,知道的东西比其他人多一些,“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与暹罗建立良好的关系。你们看,沙廉人在缅甸强制推行天主教,与当地佛教徒关系搞的很僵,结果惹来众怒。我们应该还是要对宗教保持宽容的态度,除了某个教以外,其他信仰不要去管。”

陈守序补充道:“是的。因为宗教的原因去打仗得不偿失,我们只会为自由贸易打仗。或者,元老院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战争。”

自由贸易的保护者,对刚刚脱离海盗身份不久的人是个新鲜名词,看着人人若有所思的样子,他们还要消化一段时间。以如今来说,贸易毫无疑问是华人的优势项目,对于将舰队的军事力量和华人海上的贸易势力相结合带来的好处,舰队的人还是基本能理解。

林同文见他们讨论完了,继续介绍。

“东南亚的大宗交易品,原先主要是大米、香料和印度棉布和中国生丝,现在还要加上糖。

先说大米,马六甲在没有被葡萄牙人攻占之前,曾经是大米交易的中心。暹罗每年出口1万吨大米,真腊出口7000吨。我们金城曾经很依赖真腊进口的大米。勃固在被东吁征服之前,每年也能出口数千吨。但在风下之地,最大的大米出口商是东爪哇的马打蓝,他们每年能输出2万吨到3吨的大米。光是马六甲,曾经每年都要接纳15000吨大米。”

军官们很吃惊,“就凭东南亚那些船?”

林同文道:“是的,不要小看天方教的海商。马六甲王国很早就有颁布了成文的《马来海商法》,如今马六甲王国虽然已经不存在,但他们留下的法典依然是我们交易的重要保证。在这里,我也想向各位大人建议,尽快推出我们的海商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