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和船舵之后。
陈守序召集了舰队的全部木匠和资深水手商议战利舰的修理方案。战利舰的船尾外板被击穿,已经有一些入水现象。
首先是排水,战舰上原有的3台水泵坏掉了2台,只剩下1台还能工作。这还不够,只能安排水兵用木桶接力以排出海水。
然后是清理桅杆,战利舰粗壮的前底桅、主底桅和主中桅都没事。前中桅被打断,主上桅也被打断。后桅则需要整个更换。听说前底桅和主底桅没事,陈守序大大松了一口气。底桅都是通过桅座刚性连接到船身,不用更换底桅意味着桅杆修理的工作量大大减小。
横桁也有很多被打坏,需要更换。
工匠们拆下报废的桅桁,整艘战舰变得光秃秃。
第三步原本应该是调整船身配重以侧倾船身。但岛上并没有足够长的平缓沙滩可以这么做。陈守序决定清理船上搭载的物资,弹药、粮食、煤、吊床等全部一一搬上岸,这让船的吃水变浅。
第四步是派出人员检查水下。舰队连续派出了5波潜水员,潜水员报告说船尾吃水接近5米不仅是舵被损坏,船尾的外板也被撕裂,需要更换。
工匠赶紧下到战舰的女士洞。位于船尾的底舱,战时会有女人和小孩躲在这里,诨名女士洞。这里依然灌满了海水,无法观察。
“司令,我们需要抬起舰尾。不然没法修。”
陈守序只想骂娘。这下麻烦大了。
好吧,只能派出小艇仔细搜索海滩,以找到起码在宽度上足够容纳战舰的浅滩。好在还真有。
大帆船吨位实在是大,陈守序只好在全舰队征集大桶,将大桶绑在一起。拆下的报废桅桁,这还不够,岛上差不多的木头也被砍下来,与桅桁绑在一起。选定的沙滩附近的地面也经过整理。
与此同时派人向苏禄人打听附近的潮汐情况。得知4天后有一次大潮水。所有的工作都以大潮水为限。
在大潮当天,将所有的木桶从船底拉过去,桅桁与木头绑在船侧。压舱石移动到船头,翘起船尾。
然后岸上的数百官兵喊着号子拉动船身,趁着船还在漂浮将战利船拉到沙滩上搁浅。等到下午的低潮位,船尾的吃水只剩下2米。船身前半部分依然漂浮在水中,下锚,用木头固定以避免海浪造成的干扰。破损的船板覆材已经彻底露出海面。
铁匠已经利用这段时间打造了诸多修船的铁制部件。所有的木匠赶紧趁这段时间修船。舵轴没事,舵叶全部更换。覆材也要抓紧时间修理。
陈守序担心地咨询木匠:“这船的覆材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