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走向窗边,王轩、孙长松和其他正在收拾的组员也好奇地跟了过去。
当苏哲的目光投向宾馆大门外的街道时,他整个人都定住了。
不是变故。
是人潮。
京海宾馆门前的街道,以及延伸出去的几条主干道,此刻已被人流填满。不是混乱的聚集,而是有序的、安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
阳光洒在攒动的人头上,反射出无数细碎的光点。
人群的最前方,站着京海市临时主持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等班子领导,他们的神情肃穆,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后那看不到尽头的人海。
穿着工装的工人、系着围裙的小贩、抱着孩子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夹着公文包的白领、穿着校服的学生...京海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面孔,似乎都汇聚到了这里。
无数条横幅在人潮上方被高高举起,如同红色的海浪,在微风中轻轻起伏。
上面的字迹,有些是端正的印刷体,有些是略显朴拙的手写,却都凝聚着沉甸甸的情感。
“苏书记,京海人民感谢您!”
“扫黑除恶,匡扶正义!感谢省委督导组!”
“政务服务改革好!办事省心又高效!”
“还京海朗朗乾坤!苏书记辛苦了!”
“揪出大蛀虫,百姓得安宁!”
“别走,苏书记!京海需要您!”
“向苏书记致敬!向省委督导组致敬!”
“清官好官苏书记!京海百姓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