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第491节(1 / 4)

《英雄》放在当年看,真的烂吗?

上映的时候,沈三通刚考入北电,对影视圈还有滤镜,一些事当时就是看个热闹。

现在回想,挺值得玩味。

很多年轻导演,每天碰面第一件事就是商量怎么去喷《英雄》。

然而02年的时候,观众喜欢《英雄》。

全靠同行电影衬托。

文艺电影不断无病呻吟,任务电影叙事比较呆板,相比之下《英雄》就好看太多。

之所以对《英雄》群起攻之,说到底是一些人不希望国内电影商业化,不喜欢旧有格局改变。

也不希望看到电影市场握在国产商业片手里。

希望像湾岛电影、韩国电影那样,市场给好莱坞,然后学院话语权给文艺、边缘电影。

至于往后的《十面埋伏》《无极》《黄金甲》,黑的人中,加入了新势力。

03年末港圈北上,盯上了这口肉。

当然,不可否认,电影质量存在问题。

《英雄》上映的时候,观众没见过这类电影产品。

供不应求,有增值溢价。

古装大片多了之后,只有优质的电影,才有增值溢价。

后世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院线扩张,供小于求,《小时代》能卖钱,很多综艺电影也能卖钱,拍电影和做公式一样ip+流量也能卖钱。

供大于求之后,粗制滥造就不行了。

只有优质电影才能赚钱。

好电影一开始排片不够高,也能通过口碑杀起来。

片好可破!

按照正常的逻辑,古装大片,经过一些片子失败之后,应该也会产生优质产品。

但是没有按照这个逻辑走。

前世,古装大片迅速臭掉烂掉。

整个链条不是大陆的发展逻辑,而是港岛式的。

很多港片题材就是这样烂的。

一拥而上,把一个火的题材迅速搞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