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迫不得已新规则(3 / 4)

田园大唐 田园如梦 3388 字 1个月前

,货币有定位,但鱼肉的价钱没有定位,可高可低,日本人为了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进到大唐的医馆中治疗,为了穿更漂亮的衣服,孩子玩更好的东西,请客能去大唐的海云间酒楼显摆,他们需要更多的大唐货币。

然后大唐商人收鱼的时候说了,要收十贯钱的鱼,每三百文结算一次,谁的便宜谁的好就买谁的。

结果就是打渔的人不停降价,以期把自己的鱼卖出去,获得大唐的钱留着用在关键的时候。

跟张小宝和王鹃那时的百多年前一样,只不过那时是政府行为,后来的民企也参与进去,一双纯牛皮的皮鞋几十美分,出口,就为了换去外汇,而过内几百元都买不到纯皮的。

但那时的出口企业有国家的企业有补贴,打击的是非出口的制造加工业和民众,现在差不了多少,问题是现在的日本人口数量少,平均一摊,每个人承受的损失就大了。

聪明的大唐商人们行完了先手,马上后手跟着,还说鱼吧,收来了之后,按照汇率比,正常应该是同等单位的货币能有一倍的购买量,然,降价后的购买力却能打到五倍甚至更多。

按汇率买一百斤鱼需要付八十文钱,现在是十六文钱,十六文钱买来的鱼,马上就地加工,用大唐的秘方和调料加工好了,卖四十文大唐钱一百斤,允许日本人使用日本钱来购买,也就是八十文日本钱。

如是,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大唐商人薄利和无利的营销手段下,日本民众一看大唐这么好的鱼才卖四十文一百斤,又为什么买自己人打的鱼呢?

自己人打的鱼买过来,可是一百六十文,合大唐钱八十文,大唐的鱼便宜整整一半,还是加工好的。

于是打渔的人发现自己的鱼卖不出去了,然后大唐的商人再买鱼时,就要继续压价。

最终是商人们没有经过货币的兑换,直接采用买进卖出,以大唐先进的技术和上国地位对日本民众形成的虚荣心就轻易地打破了日本官方定下的汇率比例。

当安琪儿的微笑和驯鹿所拉的雪橇把冬天的礼物冬雪挥洒进日本温泉的时候,大唐的商人开始了疯狂的收购行为,大量的钱财砸下去,无数的货物买回来。

渤海都督府的精美皮衣成了日本冬季的主要消耗品,或者是奢侈品,日本民众以有一件印着稻苗图案的皮衣为荣。

加上其他地区的棉衣和护肤品,大量的钱又收了回来。

小草发芽,富士山下樱花含苞待放,日本的统治阶层不得不面对国内缺少物资的现实,开始实行购物凭证,同时制订了新的货币规则,那就是大唐人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