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官军的优势,而毛海峰也将自己所了解的武田家战术介绍了一下,武田家擅长的是所谓的啄木鸟战术,武田家的啄木鸟战术是模仿啄木鸟吃虫——啄木之正面,于后面捕食出来的昆虫。以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为例,武田家20000人与上杉家13000人对峙,武田家本部保留8000人不动,以12000人迂回到谦信后方进攻,然后趁对方大乱之际本部发起进攻,前后夹击,歼灭敌人。
现在武田胜赖占据数量优势,很可能故技重施,这点不得不防备,而倭军的短板也很明显,缺乏火器、骑兵,同时倭军各部之间战斗力差距过大,尤其是上杉景胜部,麾下由各大名的军队组成,战斗力参差不齐,而且在和上杉景虎的战斗中已经疲惫了,是倭军中战斗力最弱的一部分,要率先打垮他们,使得倭军的士气快速崩溃。
李如松提出骑兵率先进攻,被徐渭否决了,因为徐渭的想法是打歼灭战,而非击溃战,而且官军数量毕竟不如倭军,而且倭寇军中也装备了不少的轻型火器,根据徐渭获得的情报,倭军中的铁炮,也就是火绳枪,装备数量在十分之一左右,数量也不少,不过和官军装备的火器比,倭军缺乏火炮,所以官军在射程上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的。
而且据徐渭之前和倭寇打交道的经验,倭寇对于鸟铳玩的还算不错,让骑兵冒着倭军的鸟铳冲锋,不是一件好事,徐渭的选择是保守一些,后发制人,先击败倭寇的所谓铁炮部队,再以骑兵一锤定音,击溃并歼灭倭军。
此战由提督吴惟忠临敌指挥,九月十四日,官军整队出营,准备和倭寇决战,双方于越后平原决战,两军列阵之后,徐渭和吴惟忠就发现不对头了,倭军的人数不对,按照之前徐渭获得情报和官军夜不收的侦查,倭军的人数在三万左右,而现在官军的阵前,倭军人数尚且不到两万,还有一万多倭军去哪里了?
而且武田家的精锐赤备队,在战场上也不见踪影,赤备的字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