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车轮(2 / 4)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188 字 1个月前

的级别,都护一职为从二品到正三品不等,淮扬都护为从二品),从品级上来说是降了。

所以作为平衡,宇文温授侄子正一品的太尉。

太尉、师徒、司空,在周国如今的官制里,是正一品的“三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历朝历代的三公都是虚职,所以,杞王宇文理明面是高升,但实际上有名无权。

然后被赶出长安,远离中枢,到长江边钓鱼。

从权力博弈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宇文温也不想假惺惺说什么“叔叔别无他意,你莫要多想”,侄儿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察觉不出其中端倪。

但,宇文温依旧理直气壮:宗室出镇地方,有什么问题?

尤其江南地区,这是南朝故地,不让宗室带兵盯着,谁放心?

邵王宇文皛,同样要出镇地方,任荆湖都护。

当然,京畿都护一职也重要,但宇文温没道理有儿子或者心腹之臣不用,用侄子。

亲兄弟都得明算账,何况叔侄。

有些话不需要挑明,挑明了反倒不好,宇文温不会赶尽杀绝,但该有的防范也会有,宇文理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叔叔必然暗中有布置,却不会终日愤懑。

现在,就更不会当着叔叔的面发牢骚了。

都护一职,目前暂定五年一任,到期回京任京官,避免都护做大,宇文理到外地任职,五年后就会回来,而之前十几年的经历表明,叔叔还是念及亲情的。

更别说,他的弟弟们也有任用和历练,要么带兵,要么任地方大员,不是那种清贵无权的职务。

所以,他的叔叔,确实还是念及亲情的,没必要发牢骚,搞得大家不愉快。

但宇文理还是有疑问要提出来,因为当他卸任尚书令一职后,原以为是卸任幽州总管的燕王宇文维翰继任,结果叔叔没有将空缺补上。

宇文温对此的回答,就是从此将尚书令一职留空。

尚书令的职责,由左右仆射分担,于是,诸相之首的首相——尚书令,从今往后就不会有人担任了。

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侄子的疑问,宇文温倒也开诚布公:“如今即便有了政事堂,尚书令的地位依旧突出,若....”

宇文温差点说“若你是皇帝,该如何压制尚书令”,但这种话不妥,所以他顿了顿,说:

“若一个商号的大掌柜长期掌管人事、业务及日常事务,即便大掌柜之职时常换人,你觉得,伙计们是敬畏、佩服大掌柜这个职务,还是敬畏东主?”

“换句话说,关键时刻,如果一个精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