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宗亲(2 / 3)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561 字 1个月前

所制绢甲(看起来像盔甲的衣服)。

刀是什么刀?竹制长刀(玩具刀)。

人是什么人?小家伙们。

也就是说,这伙骑兵,是“果下马骑兵”,前锋,是萧九娘为宇文温所生儿子宇文维宁,如今已差不多十三岁。

身着绢甲的宇文维宁,骑着果下马,头戴双翎盔(插着两根翎毛的绢盔),挥舞着手中竹刀,作为“前锋”,向着“敌营”冲去。

他见着生母靠近了己方的冲锋路线,急得喊起来:

“阿姨,阿姨让让啊!!”

宇文维宁左侧,是小一岁的异母弟宇文维乾,宇文维乾同样头戴双翎盔、身着绢甲,挥舞着竹刀。

紧随其后的,是年纪不过六岁的宇文维屏、宇文维行,一身武将打扮,作为“陷阵”,随着兄长们进攻“敌营”。

宇文维宁右侧,是堂弟宇文珪、宇文瑑,同样“披坚执锐”,作为右翼,随着前锋“踏阵”。

还有一名幼童,年纪七八岁,也是一身武将打扮,戴着三翎盔(插着三根翎毛的捐盔)、手中挥舞着竹刀,哇哇大叫,兴奋得满面通红。

这位的辈分最高,是宇文维宁兄弟几个的“堂叔”、“叔叔”,所以是中军主将,领着一群年纪相仿、骑着果下马、戴着单翎盔的伴当,作为中军主将“压阵”。

一群果下马骑兵在冲锋(度不算快),相互间拉开距离免得撞在一起,浩浩荡荡杀来,萧九娘瞧得明白,赶紧扯住缰绳让道。

眼睁睁看着这群骑兵“呼啸而过”,将带代表着敌军的一群稻草人“砍翻”,然后中军主将亲自“拔旗”,随后激动得不断摇旗,“部下们”也激动得欢呼雀跃。

这位“堂叔”正要带领部下“迂回”,去“烧”敌军粮仓,却听得锣声响起,原来是有人“鸣金”,让他们“收兵”。

萧九娘见着小家伙们像模像样的“收兵回营”,不由得莞尔,下了马,向着敲锣“鸣金”的宇文温走去。

宇文温见着面颊红扑扑的爱妃走来,把锣交给侍女,接过毛巾,递给萧九娘:“赶紧擦擦汗,喝些汤饮。”

“嗯。”

两人并排向“宿营地”走去,手拉着手,而“得胜归来”的“将士们”,正兴高采烈的规划下一次“进攻”。

“堂叔”宇文皛,为杞武王宇文亮幼子,是宇文温的堂弟(弟弟),虽然年纪小,按辈分是宇文温诸子、诸侄的叔叔。

如今的皇宫内苑,成了“儿童游乐场”,不仅有“果下马骑兵”,还有“滑板少年”、“拓展少年”,这一切,都是宇文温精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