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恭敬道。
“这里是晁错家,不过晁错什么时候变成博士了?”晁父疑惑道。
“陛下读了晁错博士上书的《言兵事疏》大为赞赏,故封晁错为博士,还请您请晁错出来接诏书。”官吏恭敬道。
晁父不敢马虎立刻把晁错叫醒,父子两人恭敬的接下诏书。
待官吏走后,晁父叫住了晁错,让晁错进他的房间谈话。
“儿啊!咋们晁家没有出过大富大贵之人,那长安的博士哪一个不是白发苍苍,现在你这么年轻就做了博士,为父担心啊!”晁父忧心忡忡的说道。
“父亲,儿子就要做博士了,马上就能实现满腔抱负了,你不替儿子高兴,反而打击儿子,哪里有你这样的父亲。”晁错忿忿不平道。
“我知道你有才华,可你行事太极端,不近人情,连家里的亲戚都对你议论纷纷,更何况长安那帮傲气的博士,为父怕你惹出事来啊!”晁父悲凉道。
“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当年苏秦不也被人看不起,可当他佩戴六国相印时,谁对他不毕恭毕敬。”晁错不满道。
“儿啊!做人应该以谦虚为主,那留侯不也是咋们颖川郡的人士!他还不够尊贵嘛!不还是待人谦逊嘛!”晁父老泪纵横道。
“父亲,你的思想太老旧了,儿子就要做大恶之人行大善之事!”晁错朗声道,直接甩袖离去。
谷/span“唉!”晁父无奈地长叹道。
晁错父子的谈话最终不欢而散,两人都搞的很不爽。
历史上晁错就是因为不懂得人情世故,行事激进才惨遭腰斩的。他认识到诸侯国对大汉的隐患,可惜行事过于激进,直接把诸侯王逼急了,一起造反了。
最离谱的是七国之乱时,他竟然鼓动汉景帝御驾亲征,汉景帝是什么人,玩帝王心术的大佬,直接对晁错生疑,当场就问:“我御驾亲征?你干什么?”
晁错竟然回答“臣留守长安”,这让汉景帝对晁错疑心更重了,你怂恿老子去御驾亲征,自己身为臣子却要留守长安,是不是想要造反?
通过晁错与汉景帝关于七国之乱对话这件事,足可见晁错是个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晁父对晁错的担心不无道理。
晁错因为对父亲的不满,第二天早早收拾好行礼,留下一封告别信,直接离开了颖川郡,去往长安。
另一边,河西郡的贾谊也辞别了郡守吴公,满怀期待的朝长安而去。
两位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为了一展心中抱负,踏上了征途,来到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帝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