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雷达(2 / 3)

立稍小一些,但可以互相连通的通信设备

尤其是江淮区块这种情况格外显著,像别的地区汇总情况时都是枢纽基地提报一次,而江淮区块仅苏皖两地就上报了十五次,看的苏寻颇感头痛。

另外,灵力通信的实际效果要受到灵力场的制约,而大灾变之后灵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各个地区之间算不上均衡,包括幸存者数量的增多也极大影响了这个环境。

故而连苏寻本人也并不能保证,这些通信设备能按预定情况发挥作用,泰蒙基地的原本通信设备就规模不小,本意是考虑连通雁山与江淮两地,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或许正是因为泰蒙下辖地区灵力场的过度混乱,毕竟这里不但出现了三个秘境的踪迹,海曲这个还发生了超出预料的异动。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如今眼下的这种情形,苏寻手里翻完一摞报表,心中已经大致上有了数。

十三个区块总体上都基本算是稳定,但没有意外是不可能的,泰蒙这里有海曲遭遇秘境上浮,涵盖数个避难所的地区被卷进去,失踪人口数以万计。

而岭南地区有一处避难所中出现了变异蚁群,导致该避难所被废弃,死伤惨重。

发展起来的虫群最是难缠,这个避难所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处理的蚁巢,本地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但都并不奏效,眼看着虫群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求助信息已经发到了苏寻这里。

苏寻倒是对此很有经验,只看描述他就大略猜到,这支蚁群中的变异体实际上是其蚁后,它通过不断繁育维持着种群数量,不杀死这只蚁后,就不可能摧毁这支种群。

这东西火烧没太大作用,变异个体也已经不再具备应有的效果,钻地弹固然很好,但可惜找不到蚁后所在的位置,甚至可能触及不了蚁后所在的深度。

若是在较为荒芜的地区,那么像海曲一样扔一颗核弹自然也就解决了,但该避难所附近水网密布,没办法炸的这样干脆。

对于这件事,苏寻并不忧心,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书写资料,恰巧如今已经有了灵力通信技术,借此可以运用一些相当有效的新手段。

正如之前所说,人类的灵力科技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按着过去一些思路逐步改换而来。

而灵力通讯的建成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绝不只有通信本身而已。

当前阶段,人类实际上是在靠玩电磁波的经验玩灵力,当然,二者之间有很多不同,但也总有相通之处。

很快,在原有的通信阵列基础上,一个规模小了很多,但结构上